无障碍浏览

  • 1
  • 2
高级搜索

结直肠癌:早知早防,筛查是关键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发布日期:2025-04-22

2025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image.png

一、流行特征

发病率攀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每年新发超55万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患者比例十年增长15%。

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患者占比上升,最小发病年龄低至20岁 

高危人群:

o有家族史

o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肥胖、吸烟酗酒

o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二、健康生活:防癌的第一道防线

1.饮食调整

o✅ 多吃膳食纤维:燕麦、全麦面包、苹果、西兰花(每日25-30克) 

o❌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每周红肉≤500克,香肠、腊肠等加工肉尽量少吃 

o✅ 补钙和维生素D:牛奶、深海鱼、晒太阳,降低肠道病变风险 

2.动起来!

o每周≥150分钟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久坐时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3.戒烟限酒

o吸烟者风险升高20%,酒精每日男性≤25克(≈1杯红酒),女性≤15克 

4.控制体重和慢病

oBMI保持18.5-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o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定期筛查肠道 

三、早期症状: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5大危险信号:

便血:暗红色或黑色,混于粪便中(与鲜红痔疮血区分)

排便异常:大便习惯改变(如突然腹泻或便秘)、大便变细、带血或黏液(像 “铅笔便”“果酱便”)

腹痛腹胀:固定部位隐痛,进食后加重

体重骤降:半年内减轻超5%需警惕

贫血乏力:无痛性慢性失血导致面色苍白

image.png

四、重视筛查:早发现早治愈

1.筛查人群

o普通人:40岁起每5-10年做1次肠镜(金标准);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

o高危人群(满足任意1项需提前筛查) 

o直系亲属有肠癌或息肉病史;

o本人有肠息肉、炎症性肠病;

o长期便秘、便血、慢性腹泻。

2.筛查方法

o肠镜检查:金标准,可发现并切除癌前息肉

o无创替代:粪便潜血检测、粪便DNA检测

image.png

五、行动倡议

主动筛查:45岁以上人群每年1次粪便检测,高危人群遵医嘱肠镜

关注信号:持续2周以上症状立即就医

传递知识:提醒家人朋友,尤其有家族史者

健康生活+科学筛查=远离肠癌威胁!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