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于7月22日就基孔肯雅热发出预警。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虫媒传播病毒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与基孔肯雅热一样,疟疾这一古老的疾病也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其危害不容小觑。2021年,WHO认证我国已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但消除后仍面临来自其它疟疾流行地区的输入性疟疾威胁,如您近期曾前往或有计划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请务必对疟疾保持高度警惕。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能感染人的疟原虫有5种: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其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危害最大。感染者通常在被感染性按蚊叮咬后10-15天出现症状:最初发热、头痛和寒战等症状可能较轻,类似感冒;之后出现间歇性寒战、发热、出汗等典型疟疾症状。恶性疟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症病例,出现脑损害、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休克、溶血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易感人群
人们对疟疾普遍易感,有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较重地区旅居史的人是感染疟疾的高风险人群。
三、疟疾流行现状
根据WHO于2024年12月11日发布的《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疟疾病例达2.63亿例,死亡人数59.7万例。非洲区域承担全球94%的病例和95%的死亡病例,东南亚、东地中海等地区也存在显著负担。
四、如何预防疟疾?
ü在疟疾流行区的预防措施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是防止蚊虫叮咬。因此在疟疾流行地区一定要做好防蚊灭蚊。首先在居住场所要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施,减少蚊虫叮咬频率;在室内喷洒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灭蚊,以降低蚊虫的密度;在野外工作时要穿长衣长裤,必要时涂搽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ü归国人员预防疟疾注意事项
有疟疾流行地区旅行史的人员在入境前如果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表现,应提前申报,配合海关检疫人员进行实验室筛查。回家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疟疾相关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区县人民医院均能开展疟疾筛查)。归国人员就诊时务必告知医生自己近期旅居史和症状。如果确诊疟疾,治疗过程中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