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热,高烧不退,全身发抖……”
这不是感冒,而是疟疾的典型症状!这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古老疾病,至今仍在流行,每年导致全球2.49亿人感染、60多万人死亡。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发的传染病,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当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类时,寄生虫会侵入红细胞,引发周期性发热、寒战、贫血,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我们需要警惕这些症状!
典型发作:突发寒战 → 高热(可达40℃)→ 大汗退热,呈周期性。伴随症状: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贫血、脾肿大。
危险信号:意识模糊、抽搐、呼吸困难(提示重症疟疾,需紧急就医)
✨ 关于疟疾,必须知道的3件事:
ü 传播途径: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
ü 易感人群: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人体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ü 潜伏期:不同类型的疟疾其潜伏期各不相同,境外回国出现发热需立即排查。
撒哈拉以南非洲流行最为严重,印度和缅甸是我国邻国中疟疾高发国家。准备去非洲、东南亚?你的行李还差这些防疟装备:
✅ 驱蚊剂(避蚊胺浓度10%~30%)
✅ 菊酯处理过的蚊帐(防蚊效果提升60%)
✅ 长衣长裤(蚊子具有趋暗性,穿浅色衣物更防蚊!)
✨ 记住5招防疟小妙招:
ü 旅行警惕: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前,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服药。
ü 物理防护:睡觉用蚊帐,外出穿长袖,喷洒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
ü 环境灭蚊:清除积水容器,使用电蚊拍、灭蚊灯降低蚊虫密度。
ü 及时就医: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若出现发热、寒战、出汗、头痛等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ü 科学治疗:若被诊断为疟疾,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规范服药,勿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