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麻疹”一词频频登上热搜,全球多地出现麻疹疫情反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麻疹疫情在2019至2021年间呈现下降趋势,并于2021年达到最低点。然而,由于部分国家疫苗接种率不足、人口流动和疫苗犹豫等因素导致疫情复燃。自2022年起,麻疹病例数开始攀升,特别是在2024年1月至2月期间,全球麻疹病例数达到了82128例,相比上年同期病例数增长了31%。2025年,美国麻疹疫情持续发酵,自年初以来,美国12个州共报告222例麻疹病例。这一趋势显示,曾经成功消除麻疹疫情的欧美地区也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在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显著提升,这使得麻疹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麻疹疫情近三年一直处于极低的流行水平。然而,随着全球麻疹疫情的反弹,我国必将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和压力。
这个看似“古老”的传染病为何仍威胁着人类健康?今天带您一起了解麻疹防控的核心知识。
一、什么是麻疹?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麻疹的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潜伏期为7-21天,通常为 10-14天,传染期一般是从皮疹出现前5天持续到皮疹发生后5天。
二、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1.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
2.咳嗽、流涕、结膜炎(红眼、畏光);
3.特征性表现:发热 2-4 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起病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可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突起,即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柯氏斑)。
4.并发症:婴幼儿、孕妇、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
三、麻疹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暴露后显性感染率达90%以上。通过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可获得免疫力。
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严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WHO数据显示,未接种疫苗的幼儿是麻疹死亡最高风险人群。
四、预防麻疹,该从何入手?
1.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常用的含麻疹成分疫苗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腮风(MMR)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三种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在8月龄和18月龄时分别接种1剂次。请您查看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如有漏种需尽快补种。
2.避免接触麻疹患者。麻疹流行期间应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要加强对8月龄以内的、还未到疫苗接种年龄的婴幼儿的保护。
3.早发现、早隔离。如果出现发热、出疹、咳嗽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麻疹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
4.加强体育锻炼,平衡饮食,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关于麻疹疫苗的常见问题解答
Q:孩子何时接种麻疹疫苗?
A:麻腮风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免费接种。儿童应在8月龄接种第1剂麻腮风疫苗(基础免疫),在18月龄接种第2剂麻腮风疫苗(加强免疫)。
Q:为什么要在8月龄接种?能延迟吗?
A:早接种早预防。婴儿在6月龄前后母传抗体通常会逐渐消失,因此满8月龄及时接种麻腮风疫苗尤为重要。
Q:接种疫苗会有副作用吗?
A:接种麻腮风疫苗后的反应通常比较轻微,部分儿童在接种后24小时内打针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疼痛,1~2天即可好转;少部分儿童会在接种后出现一过性的发热或皮疹,大多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以对症治疗。
Q:接种麻腮风疫苗后,打针部位出现红肿和硬结怎么处理?
A:个别人群接种疫苗后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如果直径<15mm,一般不需处理;直径15-30mm可在接种后24小时内冷敷局部,48小时后热敷,3-4次/天,每次15-20分钟,避免烫伤;直径>30mm时建议到医院就诊。
Q:鸡蛋过敏能打疫苗吗?
A:可以!现代疫苗工艺已去除鸡蛋过敏原,无需特殊禁忌。
Q:接种后为何还会感染?
A: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免疫失败,但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后症状更轻、传染性更低。
Q:接种完麻腮风疫苗,可以“吹风”吗?
A:可以,麻腮风跟其他疫苗是一样的,正常的户外活动是可以的。不要对着风扇、空调吹,避免着凉。
Q:接种完麻腮风疫苗,可以洗澡吗?
A:可以,接种疫苗24小时之后就可以洗澡,针口如沾水可用棉签轻轻擦拭,保持干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