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1
  • 2
高级搜索

基孔肯雅热无特效药,防蚊是关键!从症状到如何预防全掌握

来源:传防所     发布日期:2025-08-06

你以为只是蚊子咬个包?不!这可能是基孔肯雅热在敲门。

81.png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这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发病。虽然多数患者在一周内可自愈,但30%~40%的感染者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疫情分布:离我们并不遥远!

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美洲和亚洲。我国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病例,虽未形成常年疫源地,但曾在广东、云南、浙江等地发生局部疫情。2025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发生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现阶段正处于防控的关键时刻。

三、感染后会怎么样?

一般在被叮咬后3–7天内发病,常见症状包括:

❖ 突发高热(>38.5℃)

❖ 剧烈关节疼痛(多见于手腕、踝关节和足趾等小关节)

❖ 肌肉痛、头痛、皮疹、恶心、极度疲劳

❖ 少数可能并发眼、心脏或神经系统损害

82.png

四、怎么判断,怎么治疗?

✦ 怎么确诊?确诊依靠实验室检测病毒RNA或特异性抗体。

✦ 怎么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靠支持性治疗:

❖ 多休息、多喝水;

❖ 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头痛发热;

❖ 警惕!未排除登革热前,不能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防出血风险!

五、如何有效预防?关键是:防蚊!

我国是非基孔肯雅热常年流行国,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人群普遍易感,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可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

(一)个人防护

❖ 日常防蚊技巧:外出时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在皮肤暴露处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衣物上可喷洒氯菊酯类驱虫剂;户外活动避开蚊虫活跃时段。

❖ 室内防护要点:安装纱门、纱窗,定期检查是否有破损,傍晚后尽量少开门窗;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对婴幼儿、老人等易感人群;室内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方式灭蚊。

(二)环境清理

❖ 容器类:花瓶、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每周至少清理一次积水,空置时倒置存放。

❖ 卫生器具:拖把池、地漏、下水道,定期用清水冲洗,避免积水残留;洗衣机排水口保持通畅。

❖ 户外环境:绿化带中的树洞、石缝,可用沙土填充;屋顶、阳台的排水沟及时疏通,防止雨水淤积。

❖ 特殊场所:废旧物品堆放处、工地积水坑、饮水机接水盘,责任单位需定期排查清理。

83.png

六、旅行者请注意!

❖ 出发前查好目的地是否有疫情;

❖ 孕妇、慢性病人建议慎行;

❖ 回国后两周内仍需继续防蚊,以防“带毒归来”引发传播!基孔肯雅热不是热一场就过去的“小病”。掌握关键知识,做好科学预防,从源头守护你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