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大家可能对基孔肯雅热感到很陌生,今天,重庆市疾控中心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它,学会预防,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
一、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1)简单说: 这是一种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病。它本身一般不会直接致命,但会让病人非常痛苦,特别是关节剧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2)与登革热类似: 传播方式和有些症状(比如高烧、皮疹)跟登革热很像,都是由同一种蚊子传播的,所以预防方法也差不多!
二、怎么传播的?关键在蚊子!
(1)罪魁祸首: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就是那种身上有黑白花纹、喜欢白天叮人、常在积水容器里繁殖的蚊子。
(2)传播过程:①蚊子咬了正在生病的基孔肯雅热病人。② 病毒在蚊子身体里“养”几天。③这只带病毒的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就把病毒传过去了。
(3)重要提醒: 不会通过空气(比如咳嗽、打喷嚏)、日常接触(比如握手、共用餐具)或食物传播。o不会人直接传给人(必须通过蚊子这个“中间商”)。 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三、得了病有什么感觉?
突然发高烧 (38-40°C以上):这是最常见的第一个信号。
关节剧痛难忍:这是基孔肯雅热最“出名”的特点!手指、手腕、脚踝、膝盖等关节会非常痛、肿胀,像被老虎钳夹住一样,活动困难。这个痛可能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让人很受罪。
出皮疹:身上(躯干、四肢)可能出现红色疹子,有点痒。
全身肌肉酸痛:感觉浑身没力气,肌肉酸痛。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特别要注意的人群: 新生儿、65岁以上人群、孕妇、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症状可能会更重一些。
四、怎么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
预防基孔肯雅热,核心就是不让蚊子叮咬,消灭蚊子孳生地(积水)!
(一) 个人防护:不让蚊子咬到你
家里装纱窗纱门: 把蚊子挡在外面。睡觉用蚊帐: 特别是婴儿、孕妇和老人。蚊帐最好用杀虫剂处理过(菊酯类浸泡)。穿长袖衣裤: 尤其是在蚊子多的清晨和傍晚出门时。涂驱蚊剂: 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或伊默宁 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按说明书使用,儿童需用儿童专用款。点蚊香、用电蚊拍: 室内驱蚊灭蚊。
(二) 环境治理:消灭蚊子老窝(最重要!)
翻盆倒罐清积水: 蚊子在水里产卵繁殖! 这是最最关键的预防措施!每周检查一次: 仔细检查你家周围、院子、阳台。 清除一切无用的积水容器: 废旧轮胎、空瓶罐、破缸破盆、塑料袋、一次性饭盒、椰子壳等,该扔就扔!有用的积水要处理: 水缸、储水池、花盆底碟、饮水机托盘、空调滴水盘等,必须彻底刷洗(清除蚊子卵),然后盖紧盖子或每周彻底换水。疏通沟渠: 保证房前屋后排水沟畅通,不积水。 填平坑洼: 填平地面上的小水坑。 管理好水生植物: 养水生植物的花瓶、缸,要每周换水并冲洗植物根部。
(三) 生病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高烧、关节剧痛等症状,特别是最近被蚊子咬过,要马上去正规医院看病! 不要自己乱吃药!告诉医生你被蚊子咬过的情况和症状。遵照医嘱治疗: 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治疗主要是休息、多喝水、吃退烧止痛药(医生开的)来缓解症状。 特别注意: 发烧时,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芬必得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是不能排除登革热时)。只吃医生开的退烧止痛药。生病期间更要防蚊: 避免被蚊子叮咬,防止病毒传给其他人和更多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