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1
  • 2
高级搜索

"尝鲜"变"尝险"!食用凉拌羊肚菌中毒,这类蘑菇必须高温煮够20分钟

来源:重庆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5-03-28

近日,重庆一医院接诊了一名因食用新鲜羊肚菌后出现剧烈呕吐症状的患者。经相关检查,出现此症状系因食用未彻底煮熟的羊肚菌导致急性中毒。令人意外的是,同食用羊肚菌的朋友因采用炖汤方式烹饪,未出现任何不适。

b739a956-1bce-499f-b7d5-6e154b7bbdcc.jpeg

羊肚菌生吃或未煮熟 很危险


近年来,因误食或不当烹饪野生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据重庆市疾控中心统计,近年来全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数量大幅增多,近两年都出现了重症和死亡病例。当前,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不少人为了尝鲜,喜欢去田间地头山野小林采摘。然而,野生蘑菇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它种类繁多,难以辨别,一旦误食,后果十分严重。哪怕是能食用的蘑菇,如果烹饪方式不当,也可能引发中毒。 

新鲜羊肚菌竟成"隐形杀手"? 必须高温煮够这个时间

生羊肚菌中含有血红蛋白裂解毒素,该毒素可破坏人体红细胞,引发溶血性反应,表现为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肾衰竭。”重庆市疾控中心公卫所(营养食品)国民营养科科长陈京蓉介绍,这种毒素在100℃高温下持续加热20分钟以上才能被完全分解。由此推论,导致此次中毒事件的直接原因则是仅将羊肚菌焯水2分钟后凉拌,毒素未被完全破坏。

那么在日常生活饮食中,羊肚菌如何吃,才能避免中毒?针对羊肚菌的正确处理方式,重庆市疾控中心公卫所(营养食品)国民营养科科长陈京蓉也给出专业建议:

第一步“泡澡SPA”:用温水浸泡20分钟,清除表面附着的虫卵及杂质;

第二步“桑拿酷刑”:沸水中持续滚煮至少20分钟,确保毒素完全降解;

第三步“二次烹调”:根据喜好进行炒制或炖煮,就可享受美味。

 

不小心当了“菇勇者” 急救指南请收好

春夏季野生蘑菇生长茂盛,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难辨认,若实在不小心当了“菇勇者”,这份急救指南请收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治疗;

2.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或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排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毒素吸收。

3.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反复呕吐导致的脱水、休克。

4.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以防止窒息,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暖;

5.保留中毒患者食用的剩余蘑菇,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及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6.共同食用相同蘑菇的人员,无论是否发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7.对于具有6小时以上潜伏期的中毒患者,需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野生蘑菇风险高 市民需提高警惕

陈京蓉介绍,除羊肚菌外,还要警惕粉黄黄肉牛肝菌、兰茂牛肝菌、华丽牛肝菌、宽孢红孔牛肝菌、红孔牛肝菌等生食有毒蘑菇。

同时,陈京蓉呼吁广大市民:“三不原则”牢记心间 ——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菌类。如发现中毒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携带残留样本,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上一篇:春季开学,警惕校内校外的绿色陷阱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