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讲渡线安全隐患整改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地理位置:重庆市北碚区
联系人: 侯梅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讲渡线安全隐患整改工程
项目简介:讲渡线是川东地区三大原料气输送管道之一,负责将川东北地区大天池气田、巫山 坎气田、天池铺气田产出的经脱水处理后的干气依次通过讲龙段、龙七段、七卧段、卧 渡段输送至忠县净化厂、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长寿净化分厂进行净化处理。 沿线共经过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和长寿区,全线共167.2km, 分为讲龙段、龙七段、七卧段、卧渡段。讲渡线于1997年建成投产。该线路输送含硫较高的天然气,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乡镇建设发展迅速,讲渡线沿线人口密集、安全风险较大。讲渡线有12 处与民居间距不足5m,不满足《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要求。讲渡线七卧段在垫江县太平镇被太平镇医院圈占,圈占影响天然气管线的正常巡检,隐患不易及时发现,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面对管道路由与开发区建设的矛盾,将讲渡线进行迁改以满足垫江开发区的建 设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人员分工 |
姓名 |
职称 |
项目负责人 |
陈凤琼 |
副主任医师 |
报告书审核人 |
李小平 |
副主任医师 |
报告书编写人 |
张敏 |
助理工程师 |
建设单位陪同人 |
邓兴江 |
|
现场调查(年月日) |
2018年5月24日 |
|
现场检测(年月日) |
2018年6月4日-2018年6月6日 |
|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高温、甲烷、非甲烷总烃(乙烷、丙烷)、硫化氢、二氧化碳。
检测结果:对作业场所存在的硫化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测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接触毒物最高浓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要求。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输送原料天然气,输送管道室外露天埋地敷设,密闭运行,自然通风良好,正常情况人员不接触有毒物质,通过对有害因素浓度检测,化学因素中硫化氢未检出,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但本项目所输送原料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最高9.461g/m3),一旦发生高浓度硫化氢泄漏可迅速致人死亡,甚至引发群体中毒事故。
因此,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7]第90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等的规定,经综合分析判定,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8年8月2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讲渡线安全隐患整改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经充分、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1、建设项目概况清晰,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描述完整、准确,包括施工过程描述;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分析全面;
3、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分析清晰;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正确;
5、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6、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正确;
7、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
8、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满足相关要求并得到落实;
9、职业健康监护有效落实;
10、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并能够满足要求;
11、正常生产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预期分析正确;
12、对策措施和建议实用、合理、可行;
13、评价结论正确。
专家组同意通过《评价报告书》,《评价报告书》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并经专家组组长确认后,依程序上报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