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现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高石18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地理位置:改造高石2井位于安岳县龙台镇石壁村1社。线路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潼南区境内,管线起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高石18井,线路成东西走向,止于资阳市安岳县高石2井。途经崇龛镇、安岳县共2个乡镇。
联系人:李红彬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高石18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
项目简介:高石梯~磨溪区块钻遇下二叠统的井累计155口,栖霞组试油测试16口,获工业气井8口,成功率50%,展示出高石梯~磨溪区块下二叠统栖霞组具有一定勘探开发潜力,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后备勘探层系。据前期研究成果,高石18井区储层物性较好,单井储层有效厚度6.9m,孔隙度4.9%,平均含气饱和度83.1%,含气面积达282.84km2,容积法计算预测地质储量为307.25×108m3;高石18井栖霞组地层压力78.65MPa,压力系数为1.83,试油测试产气41.74×104m3/d,具有较好地质条件及生产潜力。
目前,川中地区没有下二叠统栖霞组试采井,高石18井栖霞组试采为后期下二叠统栖霞组勘探、开发提供支撑,试采数据将作为栖霞组试采的重要开发依据和指标。
本项目包括新建高石18井站一座,改造高石2井站一座,新建高石18井站至高石2井站DN100集气管道1条,全长14.5km;新建高石2井站至高石18井站DN50燃料气管线1条,全长14.5km。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人员分工 |
姓名 |
职称 |
项目负责人 |
陈凤琼 |
副主任医师 |
报告书审核人 |
李小平 |
副主任医师 |
报告书编写人 |
张敏 |
助理工程师 |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甲烷、乙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噪声、高温、抑制剂(乙二醇)、缓蚀剂(主要成分咪唑啉)等。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本项目属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的“其他天然气开采”,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
本项目装置露天布置,自然通风良好,能够有效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场所内积聚,天然气中含有高浓度硫化氢(高石18井硫化氢含量为27.17g/m3),且硫化氢属高毒物质,如发生高浓度泄露可迅速致人死亡,甚至引起群体中毒事故,因此,经综合分析,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与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分类相符,风险分类仍为职业病危害较重。
(六)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2018年8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高石18井试采地面集输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经充分、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1.《预评价报告》对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技术材料等描述较完整、准确;
2.《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较全面、客观、准确;
3.《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判定准确;
4.《预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较准确;
5.《预评价报告》对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符合要求;
6.《预评价报告》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提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建议基本合理、可行,能满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要求;
7.《预评价报告》结论正确。
专家组同意通过《评价报告书》,《评价报告书》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并经专家组组长确认后,存档备查。